1955年,山东农学院(现山东农业大学)园艺系周家琪、喻衡二位教授,曾两次前往菏泽,对当地牡丹品种及栽培技术进行实地调查、整理,并写成《曹州牡丹栽培调查报告》(《山东农学院学报》第二期)。报告中详列了当时菏泽存有的62个牡丹品种,总结了当地花农栽培牡丹的经验。1956年,安大化等对洛阳郊区保存的洛阳牡丹传统品种进行了调查,查明了当时洛阳牡丹品种尚有35个,并写成《洛阳牡丹品种初步调查》(1957年北京林学院《园林通讯》第三期)。1960年,北京林学院李嘉珏等赴山东菏泽进行了牡丹与芍药考察,整理了《山东菏泽牡丹与芍药》一书初稿。
1962年,王世端等又一次对洛阳郊区及部分县区牡丹品种进行了调查、收集和整理,在洛阳王城公园建成了洛阳牡丹品种圃(后移至洛阳市植物园),收集牡丹品种达80余个,于1981年出版了《洛阳牡丹》一书。20世纪80年代初期,王莲英、吴涤新、秦魁杰对北京牡丹品种进行了调查整理,在此基础上撰写《牡丹》一书出版。20世纪80年代中期,李嘉珏等对甘肃兰州及其附近县(市)的紫斑牡丹进行了大量的调查、研究工作,发现当地紫斑牡丹已自成体系,形成了紫斑牡丹品种群,并于1989年出版了《临夏牡丹》。安徽省铜陵市刘俊夫对安徽牡丹进行了初步调查,并于1986年在当地天井湖公园建立了牡丹品种专类园,收集当地及皖南地区的牡丹品种30余个。1994。1996年,四川彭州市牡丹研究所陈卓、赵月明等对天彭牡丹进行了调查、整理与研究,并在丹景山建立了品种专类园。此外,安徽宁国退休干部许方格对皖南、浙北及赣东北一带牡丹传统品种也进行了调查、搜集整理工作,并创办了宁国南极牡丹园。
(引自《中国牡丹全书》第三编,主编:蓝保卿 李嘉珏 段全绪,主撰者:王世端 李嘉珏 喻衡)
|